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4-07 11:30:33 浏览: 次
二月一日,位於沙坪壩區磁器口的一九四九大劇院,改版升級后的演出場景讓觀眾感受到紅色戲劇的魅力。(資料圖片)通訊員 郭晉 攝\視覺重慶
“槍聲就像在耳邊響起,炮彈幾乎‘震翻’座椅,旋轉舞台讓演員的微表情清晰可見……太震撼了,我對這座城市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3月27日晚,走出重慶1949大劇院,馬來西亞游客吉娜意猶未盡,對演出大加贊賞。
吉娜坦言,自己的中文是半吊子,起初還擔心看不懂,走進劇院后才發現,標識系統、宣傳海報上均有英語文本,可讓她“絲滑”觀劇。
針對入境游客,打造“語言友好型”劇院,是重慶1949大劇院今年國際化升級的一大舉措。自去年12月17日我國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新政以來,該劇院已接待外國觀眾近2萬人次,讓紅色舞台劇綻放出國際化新魅力。
事實上,不止該劇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武隆喀斯特旅游區等景區,以及我市4星級以上酒店等涉旅場所,均可讓入境游客“無障礙”暢游。
搶抓市場“C位”,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讓國際游客來得方便、游得舒心,來了還想再來,服務再升級是關鍵。重慶在這方面是否存在短板,如何再發力?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
3月28日上午,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關鍵落子——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正式開啟為期三天的試運行。首日共420余名旅客體驗了這一蘊含“兩江匯流、鴻鵠展翅”地域元素的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單體衛星廳。這也意味著,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已形成“3座航站樓+1座衛星廳+4條跑道”運行格局,能滿足終端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飛機起降量58萬架次的運行保障需要,為重慶入境游“進得來”提供了硬支撐。
除了硬件條件外,面對入境旅客人數暴增,重慶海關也以專業、高效的服務積極回應海外旅客赴渝熱情。
為提升旅客通關效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海關以科技賦能,加快推進空港口岸智慧旅檢建設,在衛生檢疫通道集成了無感紅外測溫、核輻射監測、旅客信息自動識別和風險攔截等多項功能,無異常旅客可直接放行﹔在托運行李分揀處和手提行李查驗通道,配備先期預檢X光機、高速CT機和遠程判圖設備,綜合運用先期機檢和智能審圖技術,節省旅客搬運行李和等待時間,為旅客帶來“免排隊、免搬運”的便捷通關體驗。
同時,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海關還積極優化旅客通關動線,在旅檢現場配備智能查驗設備,並通過新增隨身行李查驗通道、增配便攜式翻譯機等舉措,為入境旅客提供“零延時”通關服務。
“通關便捷又高效,十分順暢,節省了很多時間。”新加坡游客李俊熙對此贊嘆連連。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外國游客入境的便利化水平,去年7月,我市還在全國率先上線了“‘文化·惠游重慶’——入境游口岸簽‘一網通辦’”應用。
該應用可採用OCR技術採集護照信息,利用科技手段替代人工錄入的方式,通過互聯網登錄填報入境旅游團團隊信息,全流程可線上完成,實現口岸團簽申請“隻跑一次”目標,極大地節約了旅行社的工作時間和經濟成本,有效提升了信息錄入准確率,大大方便了外國旅客來渝觀光旅游。
“這個應用設計得非常好,體驗感也很好,採集信息的准確率和效率大幅提高,提交申請的時間減少,工作量大幅下降。”我市多家旅行社負責人表示。
除了“進得來”,對游客來說,“游得好”更能提供情緒價值,是“下次還來”的關鍵因素。
走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一樓大廳設置了多語種服務台,英語、韓語、日語等多國語言標識清晰可見。
為更好地服務外籍游客,該館在預約系統、導覽設施、標識系統三大板塊進行升級——官網同步開通中英雙語版本,開放時間、特展信息一鍵觸達﹔支持護照及外國人居留許可在線預約,現場掃碼快速核驗﹔館內關鍵點位配備中英日韓西法6種語言導覽標識。
此外,該館還設置了專職英語講解員,並與高校合作招募了多語種志願者,日均可提供逾百小時人工導覽服務﹔特別開設了“文化問詢角”等,構建多維服務體系、打造特色展覽矩陣、策劃沉浸式體驗活動,助力巴渝文化的獨特魅力跨越國界。
作為重慶入境游拳頭產品的長江三峽游輪游,更是在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方面探索了40多年。
3月8日,煥新升級的重慶文旅集團所屬黃金游輪旗下高端產品——“長江奇跡”號游輪首航。該游輪不僅在船體設計、裝飾風格等方面讓人眼前一亮,還採用了眾多先進技術,包括靜音罩技術、液態升降煙囪等,能夠確保游客在旅程中有更加安靜、平穩、舒適的休閑游玩體驗。餐飲方面,該游輪的餐廳由名廚掌勺,可讓游客“一站式”品嘗全球美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船配備的船員數量與乘客數量(核准載客數)的比例高達1︰1.93,即每名船員(含服務員)服務不到2名游客,在長江游輪中名列前茅,能夠為游客提供更加細致的管家服務,無論是行程規劃、客房服務,還是餐飲預訂、岸上觀光,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極致,重新定義了高端游輪旅游。
不過,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較高品質的涉旅場所,我市城市公共空間的國際化服務水平尚存在一些堵點、難點。例如,部分景區門票的預約流程復雜不說,有的還找不到外國護照的預約選項﹔大部分餐廳不提供雙語菜單,沒有為員工培訓英語,也沒有准備西式餐具﹔移動支付、網絡訂票、共享單車等,對外國游客還存在“壁壘”﹔很多酒店不提供西式菜肴、外幣兌換等服務,難以滿足入境游散客化、個性化和年輕化的需求。
可喜的是,針對這些堵點、難點,我市相關部門和區縣已經行動起來,不斷提升入境旅游服務便利化水平。beat365下载例如,為推進支付服務便利化,我市去年外卡POS機增加部署2550台,完成率153%﹔增設外幣兌換點95個,完成率135%。作為外國游客來渝首選地,渝中區已設立離境退稅店鋪24家,大力發展免退稅消費,營造便捷舒心的國際消費環境。同時,該區還創新機制,試點“即買即退”辦理方式,境外游客在試點退稅商店購買退稅商品后,當天即可憑小票和退稅單,在店內領取退稅款。
旅游服務質量是旅游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內在屬性,是衡量行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目前,市文化旅游委、市政府外事辦、市經信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等16部門已聯合印發《重慶市入境旅游促進計劃(2024—2026年)》,堅持問題導向、協同協作、創新發展,著力提升綜合服務水平,推動入境旅游工作提質增效。”市文化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我市將優化口岸團體旅游簽証政策,升級打造入境游口岸團體旅游簽“一網通辦”項目,簡化申請材料並優化辦理流程,提升重慶口岸出簽效率﹔探索與上海、成都、廣州等城市開展口岸團體旅游簽証協作,吸引異地入境游客來渝旅游等。
用好過境免簽政策,與周邊國家(地區)深化合作,串聯與我市開通國際直航的目的地城市,整合推出過境免簽產品線路﹔鼓勵旅游企業加大政策宣介和使用力度,優化產品線路。
推動簡化通關流程,提升口岸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有效縮減入境旅客的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積極推動持24小時內國際聯程機票、經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過境前往第三國或地區的外籍人員,直接過境免邊檢手續便利政策早日獲批實施。
提升入境旅游航空便捷度和體驗感,加快構建通達主要入境客源國家和重要交往城市的直航航線網絡,加密航班頻次,力爭實現歐美主要城市能通達、東南亞主要國家基本覆蓋﹔鼓勵旅行社與航空公司合作開通入境旅游包機,設立相關支持獎勵政策。
提升出游便利性,進一步便利入境游客持有效証照辦理住宿登記、交通出行、電信業務、金融服務、生活消費、文旅場所購票等事務﹔建立旅館業境外人員住宿登記容錯機制,對境外人員登記有誤的,在24小時內允許修改補正﹔推行外籍人士“一碼通行”便利服務。
優化通信服務,優化入境游客辦理境內手機號碼業務流程,提升國際漫游服務質量,為入境游客使用移動支付等服務提供基礎支撐﹔提升電信業務窗口服務水平,持續開展外語培訓﹔結合入境游客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強化電信業務在線辦理能力,實現常用電信業務線上辦理,持續提升數字化服務便利度。
提升支付便利性,聚焦“食、住、行、游、購、娛”等場景,按照“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工作思路,確定重點場所及重點商戶名錄,推動受理境外銀行卡,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便利消費者自主選擇支付方式﹔鼓勵重點場所增設外幣兌換機構和服務設施,beat365下载提升外幣兌換服務水平,增加可兌換幣種,加強業務培訓﹔豐富移動支付產品﹔相關領域結合實際將商戶銀行卡受理情況、現金支付服務情況納入相關服務質量評價范圍。
此外,我市還將在改善購物環境、推出語言無障礙行動、推動文旅場所國際化提升、推動國際旅游人才培養、搭建國際化旅游服務平台、加強安全應急服務管理水平等方面繼續發力,提升服務國際化水平。(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韓毅)
人民網重慶4月3日電 (記者劉政寧)4月3日,記者從涪陵頁岩氣公司獲悉,今年1-3月,涪陵頁岩氣田生產頁岩氣17.75億立方米、頁岩油7937噸,雙雙實現超計劃運行。 涪陵頁岩氣田採氣員工精細呵護氣井。…
人民網重慶4月3日電 (陳琦、劉敏)2025年清明假期即將到來,重慶高速路網日均車流量預計將達161萬輛左右,較平日上漲約78%。為保障市民假期安全、便捷出行,重慶市交通運輸執法總隊充分依托“一路三方”協作機制,在全市高速公路開展“渝路暢通 清明護行”執法服務行動。…
人民網重慶4月3日電 (陳琦)近日,重慶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肺病科)主治醫師梅春霞收到一封特別的“感謝信”,在一篇已經發表的SCI論文的致謝部分,特別提到“感謝重慶市中醫院呼吸科二病區梅春霞醫生和醫護人員的專業救治與暖心支持”。 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來自重慶市內一所高校的副研究員李先生,背后是一段醫患協作的溫暖故事…… 論文致謝部分截圖。…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